与怪兽搏斗的人要注意,不要让自己也变成怪兽。当你长久凝望深渊,深渊也会回望你。——《善恶的彼岸》

背景

  • 出生于 1844 年
  • 全名: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 音乐造诣极深,创作过音乐
  • 浓厚的艺术气息,很多著作更像是散文或者诗歌

1864 年,进入德国的波恩大学,并且在 1865 年研读了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许多著作。可能叔本华也是第一个对尼采产生重要影响的哲学家。其实,在许多地方他都超过了叔本华,尤其是在思想的连贯性和条理性方面(《西方哲学简史》)。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古典哲学都强调理性的作用,但到了 19 世纪末,一部分思想家开始探索从人的非理性的一面去理解人和世界。

尼采的权力意志学说常常被误解为鼓吹强权政治,其实,尼采对于强权政治一贯持反对立场。铁血宰相俾斯麦执掌帝国实权,推行对外扩张、称霸欧洲的政策。当时,德国掀起民族沙文主义的狂潮,「德国,德国高于一切」便是国歌里的一句歌词。尼采并没有卷入这股浪潮,而是以鲜明的态度加以抨击。

伟大命运的邂逅

波恩大学学习了三年后,1867 年尼采参军,但 1868 年因为车祸退役,之后开始潜心研究哲学,并且在瑞士的巴塞尔大学任教。

这段时间他认识了音乐家瓦格纳,两人的相遇被后人称为「伟大命运的邂逅」,一度成为挚友。

尼采在自传《瞧!这个人》中写道:「我们的天空万里无云,没有瓦格纳的音乐,我的青春简直无法忍受」。

瓦格纳与现代文化

尼采后来主动跟瓦格纳决裂。决裂有深刻的思想原因。此后,他几乎在每部著作里都要对瓦格纳进行批判。精神失常前,他又发表了两本专门批判瓦格纳的小册子——《瓦格纳事件》和《尼采反对瓦格纳》。瓦格纳成为他批判现代文化靶子。

他认为,现代文化的症结就在于生命本能的衰竭,他名之为「颓废」。颓废是一种「现代衰弱症」。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人们生活得极其匆忙,精疲力竭,神经麻木,内里空虚。

《悲剧的诞生》

  • 1872 年,尼采的出版的第一部著作。
  • 不是标准的哲学著作,很多人视其为艺术和美学的著作。
  • 这本书奠定了尼采思想的底色。
  • 非理性主义、唯意志论,甚至超人哲学,都已经在书中初见端倪。

酒神精神

希腊神话中,酒神狄俄尼索斯代表生命力、戏剧、狂喜和醉酒。尼采用它指代人精神上非理性的一面。

相对的是日神精神,日神就是太阳神阿波罗,尼采把他作为理性的代表。日神精神教人停留在外观,不去追究世界和人生的真相。这涉及尼采的一个重要思想,即艺术与真理的对立。

对于尼采来说,酒神代表着悲剧的艺术,而悲剧是人生的底色。尼采否认理念世界的存在,他认为,只有一个世界,即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它是永恒的生成变化。

尼采虽然赞同叔本华的悲剧人生观,但他对于人生的态度是积极的,尼采指出:

悲剧艺术的目的是让人感知到某种神圣的东西,去化解苦难,获得快乐,惟有艺术能做到这一点。

  • 日神精神的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一个梦,我们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不要失掉了梦的情致和乐趣。
  • 酒神精神地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幕悲剧,我们要有声有色地演这幕悲剧,不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尼采提倡的审美人生态度的真实含义)

超人哲学

19 世纪下半叶开始,许多思想家重新思考「人」本身。当时欧洲的基督教价值观已经大厦将倾,许多人认为摆脱了基督教的束缚,人会获得自由。但人们很快发现,自己站在了一片荒原之上,虽获自由,却找不到方向。

尼采认为,许多人精神世界充斥着软弱和虚伪,许多人所谓的道德只不过是虚伪的表现罢了。

上帝已死

「上帝已死」就是在讲,那些虚伪的道德和价值已经不再起作用了。尼采的方法是,人应该内向、从人本身的存在中寻找答案。

真正的强者,是在世人都变得庸俗、盲从的时候,掌握自己的自由意志。也就是说,通过自己精神的升华,拯救自己的苦难,这在后来被称为「超人哲学」。

面对精神的荒芜

意识到真相

「上帝已死」后,人类不知所措,出现了虚无主义。尼采通过疯子之口讲述的上帝死后混乱不堪的景象,就是人类精神世界迷失之后的表现。

鲁迅那一代的中国文化精英不少人也受到尼采的影响,因为他们面临和尼采类似的时代背景:旧的儒释道哲学和宗法制度被推翻,人们在精神上失去了方向。鲁迅作品中的《呐喊》和《彷徨》中都能看出这一点。

否定人生意义的虚无主义并不是伴随着「上帝之死」才来的;相反,它是伴随着上帝而来的。这个曾经给人提供生命意义的上帝本身就是否定生命意义的。

重估一切价值

即使虚无主义来临,人们依然能借着对于过去价值的重估,建立起新的价值体系,获得生存下去的理由。

摒弃「绝对的对与错」的追求,不能像过去那样渴望信奉一些所谓的永恒价值。那些「绝对的对错」和「永恒的价值」可能只是一些人虚构出来的。

「永恒价值」和「绝对对错」正是很多理性主义思想流派的主张,最典型的是柏拉图的理念论,主张永恒不变、完美存在。基督教吸收了柏拉图主义主张的绝对善恶观,也是尼采所批评的。

积极的虚无主义

重新赋予生活意义来克服虚无主义,获得自由的精神。

权力意志(will to power):一切生命体活着都是为了克服阻碍,增加自己的力量,实现自我超越,从植物到人类概莫能外。「凡杀不死我的,必将使我强大」。

《善恶的彼岸》

主人-奴隶道德说

最早出现在尼采 42 岁时,也就是 1886 年出版的著作《善恶的彼岸》,后来在 1887 年出版的《论道德的谱系》,尼采又做了更全面的阐述。

凡是有助于自身追求卓越和超越自我的,就是好的价值。比如,高贵、坚强、强大这些都是好的。

奴隶道德则是对主人道德的一种被动反应,特点是悲观主义和犬儒主义。

来源

  • 硅谷来信, 吴军
  •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8
  • 西方哲学简史, 伯特兰·罗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