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的现象学是一场广泛的哲学运动:一方面,现象学流行的范围很广,可以说传播于全世界;另一方面,广义的现象学包含了存在主义和解释学,而存在主义在 40—50 年代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现象学本身。

源起

将现象(phenomena)作为研究对象,是近代哲学史上一个不容忽视的研究方向。

与康德同时代的德国哲学家约翰·亨利希·拉姆贝特在《研究与描述真理以及区别错误与假象的新工具或新观念》(1764)一书中,把「现象」视为人类经验的幻觉或认识的假象,将「现象学」看作是关于幻觉和假象的各种形式的理论。

康德受拉姆贝特的启发,在随后的《纯粹理性批判》(1781)一书中,将「一般现象学」的任务看作是对于与物自体不同的现象的研究。

人们只能认识「本体」的现象,而不能认识现象的本质。

1807 年,黑格尔发表了《精神现象学》,它所研究的既不是假象,也不是经验的现象,而是全面探讨人的意识与意识发展的诸阶段,认为精神现象学是有关人的意识发展形态的科学。

独立哲学运动

现象学作为一种独立的哲学运动,则产生于 20 世纪初德国的哥廷根大学、慕尼黑大学等高等学府,并在 20—30 年代在德国达到鼎盛时期,30 年代传入法国,并在 50—60 年代成为法国的主要哲学流派之一。

现象学运动的创始者和中心人物是德国哲学家 胡塞尔

现象学最独特的核心是它的研究方法。这个方法的一个基本原则是:「面向事物本身」

使他们联合起来的共同信念是:只返回到直接直观到的东西的原始单纯状态,回到由直接、直观得来的对现象的诸本质关系和结构的洞察。

现象学方法在所有的步骤上都力图摆脱说明性的假设,要求从传统的信念或理论,以及人们已经习惯了的思维方法中解放出来,而将自己限制在直观观察的直接证据上,强调凭借直观直接研究和描述意识现象,通过揭示出我们经验中迄今被忽略了的现象,以不断丰富我们的经验世界。

现象学方法的研究主题是直接的现象,这种哲学诉求,是对当时盛行的英美实证主义对待现象的思维经济原则的一种反抗。这种简单性原则如同奥卡姆的剃刀,极力缩小经验的范围,简化经验的材料,仅仅将经验的材料限定为感觉材料,而拒绝接受任何其他可能的材料。

与这种哲学倾向相反,现象学家强调要开拓现象、探讨现象本身更加细微的结构,因而它所需要的不是简化与经济的原则,而是一种宽容的精神。

现象学方法的第一要务是扩大和加深我们直接经验的范围,比传统经验主义更充分、更如实地倾听现象,尊重现象。

胡塞尔

胡塞尔最关心的问题是意识和逻辑之间的联系。简单来讲,他追求的基本问题是:

  • 逻辑究竟是大千世界中的客观存在,还是需要在一些基本原理上依附于心灵而存在?
  • 现象的逻辑基础是什么?

如果思维创造了自身,那么这会对思维自身的逻辑和客观状态产生怎样的影响?

胡塞尔则在《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现象学哲学导论》(1936)一书中,指出科学之所以陷入理论上的困惑,就在于 科学一方面使人扩大了对自然的控制,另一方面却降低了科学的可理解性。

危机的特征表现为:伽利略的客观主义和笛卡尔的主观主义之间的分裂。

胡塞尔和怀特海都主张假如科学不想成为各种特定假设的大杂烩,它就必须具有坚实的哲学基础。

既不采取伽利略的客观主义态度,也不采取笛卡尔的主观主义态度,而应该采纳经过改造的作为严密科学的现象学。以现象学的严密科学性,帮助科学家们澄清和批判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假定,从而摆脱科学的危机。

现象学作为一种时代精神,也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伦理危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一系列诸如人生有无意义等社会根本问题的解答。

胡塞尔指责科学已蜕变为只局限于对纯粹事实而非哲学的研究,因而不能也不愿意面对人的生存意义与价值的问题。所以,「哲学必须为重建人性准备基本根据」。

胡塞尔在《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一书中,把现象学称作哲学史上的第四次革命。前三次革命分别是:

  1. 提出 Being(存在) 之理念的 苏格拉底—柏拉图
  2. 强调 经验和理性 两个方面主观性的 笛卡尔
  3. 提出 先验性 是必然性知识来源的 康德

如何还原出现象的本质,不能靠归纳和演绎的逻辑方法,只能靠本质的洞察和直观。

胡塞尔认为,任何对象一旦进入思维中来,就不单纯是那个对象了,而是作为我思对象呈现于我的意识之中,成为不能独立于我思而独立的存在。

他被停职,不许使用大学图书馆,禁止出国开会,禁止进大学,从各种哲学组织中被开除,直到从自己家里被扫地出门。然而,胡塞尔以一个哲学家坚忍的态度来对待这一切,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坚持自己的哲学思考和研究。他甚至在纳粹禁止他进入大学的禁令反面写下了他的研究笔记,以至于有人将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表现出来的尊严与阿基米德“别碰我的圆”那句话的尊严相提并论。

「独立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的事物」或“客观存在的事物”也必须以某种形式在我们的意识中出现(无论是作为一个假定,一种信念,一种想象,或一种知识),否则,它只能是个绝对的无。

海德格尔

有一个人憎恨柏林——他把它叫作巴比伦。他也憎恨所有的城市,实际上他将自己对城市生活的仇恨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这个人就是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是德国弗莱堡大学的知名教授,存在主义哲学中的无神论者,其哲学被称作思辨的哲学。

1916 年,海德格尔师从胡塞尔学习现象学。在熟知了现象学的方法之后,运用现象学直观本质的方法,通过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分析,探寻「存在」的意义问题,建构了生存论的本体论。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宣称自己是一个本体论哲学家,其哲学本体论的研究对象是有关「存在」的意义问题。

海德格尔认为,如果说一切皆因 存在 而成为 存在者,说明存在和存在者有区别。存在作为使一切存在者得以存在的存在,它是一个逻辑的先在性。存在的意义要通过不同的存在者来表达。由于存在总是通过存在者来表达其意义。

如果脱离了存在者,存在就等于被剥离了使它的意义发挥出来的上下文。

海德格尔认为,如果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那么,依照概念的逻辑规则,一个概念的外延越广,内涵就越少。

  • 第一,「存在」既然是无所不包的概念,那么,它的内涵就等于零。

这样,存在就是无,是空洞的概念。

  • 第二,「存在」是不能定义的。存在既然是最普遍的概念,那么,就不能用较低的概念来进行描述。

因为那些概念都属于「存在者」的范畴,而「存在」则不属于任何存在者。由以上两点所得出的 结论是:

  • 第三,「存在」是一个不言自明的概念。

从传统哲学本体论的「何谓存在」或「存在是什么?」转向「存在如何存在」, 「存在的意义是怎样呈现出来的?」

因为若问存在是什么,易把存在变成存在者来解答,这样就会抓不住根本。

需要有一个使存在的意义显露出来的主体,或追问存在如何存在的提问主体。

只有人这种特殊的存在者才能成为存在的问题的追问者,也只有人才能揭示存在者的「存在」意义。

海德格尔称这种追问存在者的存在的独特存在者为「亲在」或「此在」(Dasein)。

换句话说,必须从由笛卡尔开创的「我思故我在」的逆反命题 「我在故我思」出发,确定「我在」或者说「此在」是首要的、唯一的存在形式。

1927 年,时年 38 岁的他出版了自己最重要的著作《存在与时间》。

对海德格尔来说,生命的核心事实是:人类存在于这个世界。我们只能通过尽可能准确的描述来面对这一核心事实。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核心的困境在于 知识的本质

「我们知道些什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知道?」

对海德格尔来说,理性和智慧「根本不足以指导人类揭开存在的秘密」。实际上他一度甚至说「思想是理解的死敌」。

死亡是继存在之后生命的第二个核心事实。 我们永远无法体验到我们自己的死亡,但我们可以害怕它,这种恐惧是非常重要的:死亡为我们的存在赋予了意义。

海德格尔的思想立刻广受欢迎的缘由在于它尊重德国人对于死亡和非理性的痴迷,同时排斥城市的理性文明,实际上也带有对魏玛德国本身的仇恨。

梅洛·庞蒂

梅洛·庞蒂(Merlean Ponty,1908—1961)是法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早年毕业于巴黎的路易大帝中学,后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与萨特为同学。因为知觉和身体在其哲学中所具有的核心地位,所以他的哲学也被称为“知觉现象学”或“身体现象学”。

否弃二元论的「模糊哲学」

梅洛·庞蒂认为,笛卡尔的「物质—心灵」的二元论是一切传统哲学问题的症结所在。在主客对立的传统哲学中,主体是内在的,客体是外在的,二者处在绝对的隔绝之中。

内在的主体如何认识与之隔绝的外在的客体。在对这个问题的解决与回答的过程中,出现了认识论上的不可知论和怀疑论。为了重新确立哲学具有的确证性和真理性,黑格尔、胡塞尔、萨特等哲学家都力图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都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因此,梅洛·庞蒂将其哲学任务界定为:从根本上否弃笛卡尔的二元论窠臼,建立起一种超越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中性哲学。

最突出地表现在:它既接受现象学和存在主义从个体心理意识的存在出发来构造整个世界的意识前提,同时又在努力地为这样的意识前提寻找客观的基础,主张应该从世界的背景中去一同构建个体的存在。

知觉理论

梅洛·庞蒂一直强调身体是具有灵性的身体,而不是感觉器官的机械组合;心灵是具有身体的心灵,而不是无所不能的绝对精神,只有二者的合一,才是真实的知觉世界。

列维·纳斯

存在主义的先驱

克尔凯郭尔

尼采

雅斯贝尔斯

萨特

早期解释学

伽达默尔

保罗·利科

参考资料

  1. 姚大志.现代西方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2. 彼得·沃森.20 世纪思想史:从弗洛伊德到互联网.2019
  3. 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中信出版集团.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