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有人说,政治哲学只有两个问题:谁得到什么?谁有发言权?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但也没有太大问题。

政治哲学两个核心:

  • 谁得到什么?
  • 谁有发言权?

政治权力包括命令他人的权利,以及对他人施加惩罚(如果他们不服从的话)的权利。应该由谁来掌握这种权力呢?

政治哲学是一门规范性学科,意思就是说,它试图建立规范(规则或理想的标准)。

研究事情 是怎样的 将有助于解释事情能够怎样,而研究事情 能够怎样 对于评价事情应该怎样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自然状态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受到别人的决定的控制和安排。对我们生活的这种干涉似乎让人无法容忍。但是不这样又能怎样呢?

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国家的社会中,也许我们就不会成为人类。

霍布斯

  • 《利维坦》

霍布斯主张,没有比失去国家保护的生活更糟糕的了,因此,强有力的政府对于 确保我们不陷入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 来说不可或缺。

  • 对霍布斯而言,政治哲学从研究人性开始。
  • 霍布斯相信,要理解人性,就必须先理解「身体」(body)或「物质」(matter)。
  • 极力主张,我们 完全是由物质构成的。
    • 运动持续,除非有某种东西去阻止它
  • 「幸福」(felicity)就是在实现欲望的目标时不断成功。
  • 「权力」(power):为获取某种未来的表面好处(apparent good)的现有手段。

每个人都有一种与生俱来、连续不断的企图,即试图增加权力,也就是掌控财富和人,这种企图会导致 竞争

人们不仅寻求当下满足的手段,而且还寻求权力以便满足他们将来会有的任何欲求。

霍布斯认为,从 平等、稀缺、不确定性 这些假定,可以推出 自然状态将会是一种战争状态

自然状态下发动攻击的三条主要理由:

  • 为了利益(gain)
  • 为了安全(先发制人防范侵犯者)
  • 为了荣誉(glory)或名声。

考虑一下在国家的权威下我们是如何生活的。

  • 当你把门锁上以防范你的邻居时,你对你的邻居表达了一种什么看法呢?
  • 当你锁上自己的箱子和抽屉时,你又对你的家人表达了一种什么看法呢?

既然我们生活在法律的保护之下都如此多疑,那么可以想一想在自然状态下我们会有多么恐惧。

霍布斯没有考虑到道德?

在自然状态下,有少数人会偷盗会杀人,就像现在一样,但是有足够多的人具有一种道德感,足以阻止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并防止不道德的少数人把我们带向普遍的战争。

在自然状态下,没有正义或非正义,没有对或错。 道德观念没有运用的余地。这就是霍布斯所谓的「自由的自然权利」(Natural Right of Liberty)。

这些自然法可以 「被精简为一条简易的总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圣经里的「黄金法则」(「己所欲,施于人」)的否定式表述。

  • 囚徒困境:当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相背离时,很难根据就集体而言属于理性的方式来实现合作。
    • 每一个体都会受一种诱因的驱使而「背叛」,做出从个体的角度看是理性的行为。

要是我们能够通过某种方式上升到集体理性的层次,并服从自然法,我们就可以生活在和平状态,免于恐惧。

霍布斯的立场就是,如果我们知道自己身边的人也服从自然法,或者我们可以合理地预料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就有义务服从,

在自然状态下,每个人都彼此猜疑而不失为正当,这种猜疑(而不仅仅是利己主义或施虐狂)导致了一场为了利益、安全与名声而发起攻击的战争。

洛克

洛克认为,即便在没有政府的情况下,过一种可以接受的生活一般而言也是可能的。

洛克说,自然状态是:

  1. 完全自由的状态;
  2. 一种平等状态;
  3. 受一种自然法的约束。

下述事实是自明的:没有人自然而然(naturally)地就有权利进行统治,就是说,没有人被上帝任命为统治者。

洛克说,自然法就是,谁也不应该伤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所有物。

我们都是上帝的创造物,是上帝的财产,被他放在人间做他的仆人,「他(而非我们彼此)高兴我们活多久,就让我们活多久」。

因此,「每个人……必须保存自己,不能擅自改变他的地位;所以基于同样的理由,当保存自身不成问题时,他应该尽其所能保存其余的人」。

因此,霍布斯与洛克对自然法的性质与内容显然有着非常不同的看法。一个更大的差异是他们对「自然的自由」(natural liberty)的使用。

如果人实际上具有强烈的 利他主义 倾向的话,那么和平就很容易实现。这将是一条通向洛克结论的思路。

如果某个人有这种权力,那么每个人都必须有这种权力。于是,洛克断定,必须有一种为每个人所持有的自然权利,即惩罚违背自然法的人的自然权利。

对现代读者来说,洛克不断诉诸上帝和上帝的意图,这似乎很尴尬。在神学框架之外来考虑政治哲学问题确实是有可能的。

记住,对霍布斯来说,引起人们冲突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益品的天然稀缺。两个人常常会想要同一件东西,而这使得他们彼此成为敌人。

洛克则似乎做出了一个非常不同的假定:自然已经给了我们丰富的东西。土地天然充裕,每个人也有充足的生活空间,尤其是:

「在人类初期,人们面临的问题更多的是,离开了他所在的群体就有迷失在辽阔荒野的危险,而不是因为缺少土地进行耕种而遭受的艰难。」

洛克看到,最初很充裕的土地最终也会变得稀缺起来:不是由于人口的大量增长,而是由于贪婪和货币的「发明」。

一旦土地供给不足,自然状态的「不便」增加,或许这才是我们建立政府的原因。

卢梭

具体而言,如果我们在人性及其动机方面采取一种不同的理论,那么没有国家的生活似乎就要有吸引力得多。

假定人们自然且自发地想要尽力相互帮助,也许人们就不再在生存斗争中竞争,而是互相帮助,并为了彼此的舒适而行动。如果是这样,那么自然状态看上去就会非常不同。

与霍布斯和洛克一样,他认为人主要受自我保存的欲望驱使。

霍布斯与洛克忽视了人类动机的一个重要方面,即 同情或怜悯 ,因此他们高估了自然状态下冲突的可能性。

  • 怜悯 凭借其优势在自然状态下 代替着法律、道德和美德,

卢梭并不怀疑,如果被社会塑造和腐蚀的现代公民被置于自然状态当中,他们就会完全像霍布斯所描绘的那样行动。

但无论是霍布斯还是洛克,都把社会人(甚至是资产阶级社会中的人)的属性投射到了野蛮人身上。

不意味着卢梭在提倡「回归」自然状态,因为这对于已经被社会玷污并因此变得柔弱的我们来说是不可能的。

与霍布斯一样,卢梭也主张,法律、权利与道德 等观念在自然状态下是不存在的。

不同于禽兽,他有两种特殊的属性:

  • 自由意志
  • 自我完善能力。

卢梭认为,后面这种能力(自我完善能力)是人类所有进步与不幸的根源。

面对稀缺,人类的第一反应不是霍布斯式的竞争,而是 创新

正是使得工作更加容易的创新,即制造工具,第一次唤醒了人的骄傲与聪明才智。

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在发展,对才智进行比较的机会也在增加。这导致了骄傲、羞愧与嫉妒。

无政府主义

即便是相信人类天性纯真的卢梭也认为,没有政府的生活最终会无法忍受。然而,很多无政府主义思想家试图抵制这一结论。

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克鲁泡特金:人类之间有不计其数的非强制性合作的例子。

坚持主张并不存在烂苹果。或者至少,就算有烂苹果,也是政府造成的。 就像卢梭讲的一样,有了政府以后,我们就变得柔弱不堪、腐化堕落。

用政府来纠正反社会行为,但政府恰恰是反社会行为。

如果我们所有人都天性善良,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种压迫性、腐蚀性的国家?最明显的回答就是,一些贪婪和狡猾之徒通过各种不体面的手段设法掌握了权力。

人类天性善良如此依赖似乎极具乌托邦色彩。

社会压力、公共舆论、对坏名声的恐惧,甚至流言蜚语,所有这一切都可以 影响个人行为 。做出反社会行为的人会遭到排斥。

允许个人选择退出,因而它们具有自愿性,而国家绝不是这样。

专家的必要性,有别于国家,他们是协调而自愿的。

证成国家

参考资料

  1. 牛津大学哲学通识课《政治哲学》
  2. 牛津大学哲学通识课《道德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