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时期(1600 - 1750)

巴洛克有着奇异的、华丽的和装饰精巧的涵义。简单的概括就是,空间中——画布、石头、声音上,充满动态和活力。

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喜欢营造幻觉,就像在舞台布景一样。他们希望创造出一个结构化的世界。

巴洛克艺术家强调动作和戏剧性:
Judith Slaying Holofernes(创作于 1612 - 1613)

贝尔尼尼《大卫杀死歌利亚》(1623),充满运动与动作。

David Slaying Goliath

音乐上巴洛克风格盛行于 1600 年至 1750 年。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和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两位音乐家。

1750 年巴赫逝世标志着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结束。

巴洛克音乐的特色

  • 一致性
    • 情绪:一首巴洛克音乐通常只表达一种情绪。例外是在声乐曲中。歌词突然变化,情绪也会发生变化。
    • 节奏:情绪一致性由节奏上持续性表现出来。相比于文艺复兴,巴洛克音乐十分强调节拍。
    • 旋律:统一保持一致性。开始的旋律会在曲子中反复出现。
    • 力度:音量通常保持不变。音量发生变化,通常转换是比较突然的。强弱转换,称为阶梯式力度(terraced dynamics)
  • 织体:复调音乐织体为主,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旋律争夺着听众的注意力。

对和弦和低声部的重视,产生了巴洛克时期最大的音乐特点:低音连奏和通奏低音

通奏低音是音乐最完美的基础,它由双手以如下方式弹奏;左手弹奏记录的音符,右手则加入和谐与不和谐的和弦,以创造美妙的和声来赞颂上帝以及获得心灵的愉悦。—— 巴赫

大协奏曲与反复曲式

大协奏曲:晚期巴洛克管弦乐的一种重要形式。由一组独奏者和合奏者(tutti)竞争表演。

一首大协奏曲包含有好几个乐章,在速度和特色上形成对比,最常见是三个乐章:

  1. 快板:轻松活泼,坚定有力,最后表现了独奏和合奏的对比
  2. 慢板:沉静、抒情且温馨
  3. 快板:活泼奔放,带有舞曲风格

大协奏曲的第一乐章和最后一个乐章,通常都是以反复曲式(ritornello form)出现,即合奏和独奏越短交互演奏。

《D 大调勃兰登堡协奏曲》(Brandenburg Concerto),第五号(约 1721 年)

  • 德国贵族——勃兰登堡侯爵
  • 1718 年,巴赫认识了勃兰登堡侯爵,这位侯爵热爱音乐,要求巴赫寄一些原创作品
  • 3 年后,巴赫寄给了勃兰登堡侯爵 6 首协奏曲
  • 实际上,这些协奏曲是巴赫为他的雇主克滕王子的乐队所创作的

第一乐章:

赋格曲

赋格曲(fugue)是巴洛克时期的一种基本乐曲形式,它可以为器乐团或声乐团创作,也可以为独奏乐器,例如管风琴或大键琴创作。

赋格曲是一个主要的主题,称为 subject 为基础而形成的复调乐曲形式。在一首赋格曲中,不同的旋律线或「声部」都在模仿主题。

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最上面的旋律都被称为女高音声部,而最低的则称为男低音声部。

了解赋格曲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音乐织体中寻找主题,在主题第一次被呈现之后,接着它就被其它的声部轮流模仿。模仿的顺序是任意。

《g 小调管风琴赋格曲》(小赋格曲 little fugue),1709 年

  • 区别于另一首长的管风琴作品,也是 g 小调赋格曲。
  • 四个声部依次呈现和谐的主题
  • 先在高声部呈现,然后依次出现在较低的声部,最后到达低音部管风琴师以脚踏键盘踏板演奏。

歌剧

巴洛克时期经历了音乐史上最重大的革命性发展——歌剧(Opera),或带有管弦乐队伴奏的演唱的戏剧的诞生。

这种独特的融合了音乐、表演、诗歌、舞蹈、布景和服装的艺术,给了观众不可抗拒的激情和戏剧性的情感体验。

  • 歌剧 1600 年诞生于意大利
  • 要求演员既能演唱又能表演,还需要一些临时演员
  • 加上指挥、舞台指导、声乐等工作人员,可能多达数百人
  • 庞大的人力和物力创造出来的壮观的场面,是歌剧之所以吸引人的主要原因

歌剧的声部分类更为精细:

  • 花腔女高音:音域很高,能演唱快速的音阶和颤音
  • 抒情女高音:声音相对轻柔,演唱优雅和迷人的角色
  • 戏剧女高音:丰满有力的声音,可以表现强烈的激情
  • 抒情男高音:相对轻柔、明亮的音色
  • 戏剧男高音:有力的声音,可以表现英雄气概
  • 滑稽男低音:表现喜剧角色,能快速的演唱
  • 深沉男低音:很低的音域,有力的声音,表现非常高贵的角色

许多歌剧爱好者最钟爱的部分是 咏叹调(aria),即管弦乐队伴奏下独唱歌曲。咏叹调 是充满情感宣泄的旋律。例如,在咏叹调中,「我爱你」可以唱上 10 次,以充分表达歌词的意义。

一首咏叹调可以持续几分钟,观众通常会在结束后报以热烈的掌声。作曲家通常使用 宣叙调(recitative)来引入一段咏叹调。宣叙调是模仿说话的节奏和音高变化的歌唱方式。歌词被快速、清晰地唱出,通常一个音符对应一个音节。

巴洛克时代的歌剧

佩里(Jacopo Peri)创作的《尤丽迪茜》(Euridice) 是保存至今最早的歌剧。它是为法国国王亨利四世(King Henri IV)与美迪奇家族的玛丽亚婚礼而作,在 1600 年在佛罗伦萨演出。

七年之后,蒙特威尔第为曼图雅(Mantua)的贡扎加皇室家族,创作了第一部伟大的歌剧《奥菲欧》(Orfeo)。

许多巴洛克歌剧是为了宫廷的庆典场合而创作,为的是展示其富丽堂皇。歌剧的主题取自希腊神话和古代历史,巴洛克时代的贵族资助者不仅对于希腊和罗马的古典文明深深着迷,他们还自比为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英雄和神祗。

巴洛克歌剧标志着伟大歌唱家的崛起,其中以阉人歌手(castrato)为首。(1600 - 1800 在意大利很普遍,通常是贫困家庭,经过父母同意。这些父母希望孩子成为高收入的歌剧明星)。

一个阉人歌手兼具男子的肺活量和女子的音域,他的机敏、呼吸控制和独特声音(不同于女子),能够引起 听众的兴趣。

在巴洛克晚期,歌剧主要由大量以宣叙调连接的咏叹调组成。这些宣叙调通常只有一个通奏低音伴奏,这种情况称为无伴奏的宣叙调。

通过高超的技艺、高贵的气质与奢华的挥霍相结合,巴洛克歌剧完美地表现出了一个辉煌时期的精神。

克劳迪·蒙特威尔第

克劳迪·蒙特威尔第(Claudio Monteverdi,1567 - 1643)是巴洛克早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出生于意大利的克雷莫纳(Cremona)。他在曼图亚(Mantua)宫廷服务了 21 年,最初作为歌手和小提琴手,后来被任命为乐长。

蒙特威尔为皇室创作了最早的歌剧杰作《奥菲欧》。虽然他是公认的曼图亚最优秀的作曲家,却没有得到丰厚的报酬和尊重。

蒙特威尔第是音乐史一位不朽的人物。他的作品成为 16 世纪到 17 世纪的桥梁,对当时的作曲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奥菲欧》

奥菲欧是太阳神阿波罗之子,在与尤丽迪茜成婚后,沉浸在幸福中,然而新娘死于毒蛇侵袭。奥菲欧入地狱,希望她能起死回生。凭借美妙的音乐,他获得了特权,不过条件是他带着尤丽迪茜离开地狱途中,他不能回头看他的妻子一眼。奥菲欧离开途中忍不住看了一眼,尤丽迪茜瞬间消失。由于阿波罗的同情,奥菲欧被带上天庭,此后他能够在太阳和星辰间,永久地凝视着尤丽迪茜的光辉。

第二幕,宣叙调《你已死去》

奥菲斯得知尤丽迪茜死讯后演唱。奥菲斯决定从地狱将她带回,他对着大地、天空和太阳做了痛苦的诀别。他的演唱仅由小型的管风琴与一个低音鲁特琴弹奏的通奏低音伴奏。

蒙特威尔第经常使用字词描绘法,这是巴洛克时期作曲家喜欢的方式。例如:星星、太阳就用极高的音演唱,而地狱、死亡,则以阴郁、低回的音演唱。宣叙调中,旋律三次上升到一个高潮,然后下降。这种简单的手法让奥菲欧的激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亨利·普赛尔

亨利·普赛尔(Henry Purcell,约 1659 - 1695),被后人称为英国最伟大的作曲家,出生于伦敦 ,父亲为宫廷乐师,36 岁英年早逝。直到 20 世纪仍然蜚声国际。

普赛尔驾驭英语的能力几乎没有任何作曲家可以与之匹敌,他的声乐忠实于英语的抑扬顿挫,又充分表达出歌词的含义。普赛尔创造出一种似乎源于英语的富有旋律性的宣叙调。他的音乐充满活泼的节奏和新鲜的旋律风格,体现了英国民谣的特色。

他唯一一部真正的歌剧是《狄朵与埃涅阿斯》(Dido and Aeneas),该剧被公认为英语创作的最优秀的歌剧。这是为一所女子寄宿学校的学生们创作的。作品长度为一个小时,仅为弦乐于大键琴低音声部谱曲。

第三幕,《狄朵的悲歌》

固定低音伴奏的宣叙调,为咏叹调制造出悲剧气氛,这首咏叹调是全剧的高潮。这个咏叹调建立在一个又连续 11 次降低半音的固定低音上。(巴洛克时期,这种半音的固定低音通常用来表现哀伤)。

在狄朵反复演唱 「Remember me」 这一句时达到了咏叹调的最高音,强烈的感情一直持续到管弦乐的结束,一首降半音的小提琴曲感人地表达出狄朵的悲剧。

巴洛克奏鸣曲

器乐在巴洛克时期得到快速而惊人的重视。一个主要发展是奏鸣曲(sonata)的盛行。奏鸣曲由一种到八种乐器演奏的数个乐章构成(后来,奏鸣曲的概念变得狭义)。通常创作三重奏鸣曲(trio sonatas),因为它有三条旋律线:两条音高旋律和一个固定低音。然而,三重很容易会有一种误解,事实上,三重奏鸣曲有四位器乐演奏者。

奏鸣曲中包含两个音高乐器(通常是小提琴、长笛或双簧管)以及两个固定低音乐器,包括一个键盘乐器(管风琴或大键器)以及一个低音乐器(大提琴或大管)。奏鸣曲起源于意大利,17 世纪传到德国、英国及法国。奏鸣曲可以在皇宫、住宅、甚至教堂内演奏。在礼拜仪式前、中、后均可演奏。

有时作曲家会区分教堂奏鸣曲(sonata da chiesa,即 church sonata)和室内奏鸣曲(sonata da camera,即 chamber sonata)。前者的音乐显得高贵,因而适合宗教仪式,后者更富有舞蹈特色而适用于宫廷表演。

《a 小调第十号三重奏鸣曲》(Trio Sonata in A Minor),Op.3(1689)

阿尔坎杰罗·科雷利(Arcangelo Corelli,1653 - 1713)是 1700 年前后意大利最著名的小提琴及弦乐作曲家。同时也是一位名师,他奠定了现代小提琴的演奏技巧。他只创作器乐,60 首奏鸣曲和 12 首协奏曲,全都是弦乐。

《a 小调第十号三重奏鸣曲》 是为两把小提琴和一个固定低音而作。小提琴在同样的高音区演奏两条高音旋律。

奏鸣曲包含四个短小的乐章:

所有的乐章都在同一个小调,但它们的拍子、情绪及速度上不同。每个乐章只有一种基本情绪,典型的巴洛克乐曲。

活泼的开场乐章是四拍子,并且具有特征性的浮点节奏。开场演奏两次,都以一个不完全终止式结束于属和弦上,形成一种期待感。

第二乐章为活泼的快板,类似赋格曲,也是四拍子。赋格曲式的第二乐章具有典型的巴洛克三重奏鸣曲的特色。

安东尼·维瓦尔第

安东尼·维瓦尔第(Antonio Vivaldi,1678 - 1741),巴洛克晚期意大利的杰出人物,出生于威尼斯。其父为圣马克教堂的一位小提琴师。由于宗教背景及一头红发,维瓦尔第被称为「红修士」(il prete rosso)。

维瓦尔第 大半生都在皮耶塔孤儿院担任小提琴教师、作曲家及指挥,皮耶塔孤儿院是威尼斯一所孤儿或私生女的收容所。

维瓦尔第的名声在 1741 年过世前不久,已经逐渐消退,他在贫困潦倒中去世。他在有生之年声名显赫,但在去世后的两百年间却几乎被世人遗忘。直到 20 世纪 50 年代巴洛克音乐的复兴,才使得在当代音乐爱好者中重新获得很高的声誉。

《春》(La Primavera,Spring),Op.8, No.1

维瓦尔第最知名的一首作品是选自《四季》的协奏曲《春》,《四季》包含四首独奏协奏曲,由小提琴、弦乐团和固定低音演奏。这些协奏曲的每一首分别描述与一个季节有关的声音及事件,例如春天的鸟语与夏日的微风。音乐中描述的效果,对应着作为四首协奏曲引言的十四行诗所描绘的想象与主题。

《春》在维瓦尔第的时代像在现代一样流行,尤其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对其情有独钟。

第一乐章:快板

  • E 大调快板
  • 活力十足的管弦乐反复曲式
  • 每个反复曲式的两个乐句都是先以较强的力度演奏,然后再以较弱的力度重复。这种梯形力度为典型的巴洛克音乐。
  • 第一部分中,鸟儿的歌声由高音区的 颤音(trill)和重复音所模仿,由两把管弦乐的小提琴来演奏。
    • 颤音是由在两个相差一个全音或半音的音符之间快速转换所形成的装饰音
  • 第二个插曲中,喃喃低语的小溪,以柔和顺畅的小提琴音符表现
  • 下一个独奏中,用弦乐的颤音与快速的音阶来表达雷霆和闪电
  • 暴风雨之后,反复乐节以小调而非大调出现

巴赫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 - 1750)的杰作代表了巴洛克音乐的高峰。巴赫出身音乐世家,他继承了家族的音乐传统。

巴赫收入最高和最显赫的职位是担任克滕王子的乐队指挥。更重要的是,这是巴赫的音乐生涯中,首次脱离教会音乐和管风琴演奏。

在 1717 年至 1723 年任职的 6 年间,巴赫为王子的小型管弦乐团指挥并作曲。巴赫也是一位坚定的宗教信徒(路德教派)。他在每一首创作的宗教作品的开头,他都写下两个字母 J.J. ,代表 Jesu Juva(耶稣助我),并在结尾写下 S.D.G,代表 Soli Deo Gloria(荣耀归主)。

在 1829 年,门德尔松(Felix Mendelssohn)演奏了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巴赫的音乐自那时起,便成为每位专业音乐家的日常精神食粮。

巴洛克组曲

在文艺复兴时期,舞蹈多半成对出现,一首优雅的四拍子舞曲之后通常接一首活泼的三拍子舞曲。

巴洛克时期,音乐是为了欣赏而不是为了舞蹈。

舞曲的起源不同,有的是民间舞蹈,有的源自贵族的舞会。

组曲的乐章通常由两个乐段组成,每个乐段各自重复,即为 A A B B 的曲式。A 段开始于主调,然后转向属调,A 段通过 B 段获得平衡,B 段则以属调开始然后回到主调。两个乐段使用相同的主题题材,因此它们除了调子以外大同小异。

D 大调第三号组曲(Suite No.3 in D Major, 1729 - 1731)

第一乐章:序曲(Overture)

  • 2 支双簧管、3 支小号、定音鼓、弦乐与通奏低音而作,它以一个庄严的法国序曲开始,展示了小号的嘹亮音色。
  • 在一个缓慢的带有附点节奏的开场部分,听到了活泼有力的部分
  • 这个开始类似一段赋格,由第一小提琴引入向上运动的主题,之后由其它乐器模仿

第二乐章:抒情调(Air)

  • 第二乐章的抒情调包含了巴赫最受人喜爱的旋律之一。它只用弦乐与低音乐器表现,宁静而抒情,与辉煌的法国序曲形成对比。

第三乐章:加伏特舞曲(Gavotte)

第四乐章:布雷舞曲

  • 活跃的舞曲
  • 二拍子

第五乐章:吉格舞曲

  • 简单直接
  • 定音鼓与小号周期性加入

圣歌与教会康塔塔

圣歌(chorale),或赞美诗,是以德语演唱的宗教经文。康塔塔(cantata)本来的含义是指提供演唱的曲子,以别于奏鸣曲(sonata)。

醒来吧,一个声音在呼唤(Watchet auf, ruft uns die Stimee),康塔塔 140 号

  • 巴赫创作的最有名的康塔塔之一

第一乐章:合唱团与管弦乐队(Chorus and Orchestra)

两支双簧管、一支英国管、一支圆号、弦乐以及通奏低音(管风琴、低音管和大提琴)组成。

第四乐章:高男音圣歌(Tenor Chorale)

男高音,小提琴和中提琴之和音以及通奏低音所组成。圣歌曲调在这首康塔塔中最受欢迎的乐章再现。巴赫非常喜欢这个片段,在他晚年,将其重组为一首管风琴圣歌的前奏曲。

这个乐章最好多听几遍,首先专注于优美的弦乐旋律的快节奏,然后是刚毅的、较慢的圣歌节奏,最后是乐曲的整体。

第七乐章:圣歌(Chorale)

  • 再度回到圣歌曲调,圆满结束康塔塔。将所有的声乐和器乐一起运用。用了相对简单的 4 个声部的主调织体,乐器仅重复声乐的旋律,而不演奏自己的旋律。
  • 丰满的声音、丰富的和声以及规律的节奏表达出对上帝的赞颂、忠心以及在它的乐土之上生活的欢愉。

清唱剧

清唱剧(oratorio)在巴洛克声乐领域也占有重要的位置。清唱剧是为了合唱团、声乐独唱,以及管弦乐团而创作的大型作品。它没有表演、布景和服装。大多数清唱剧是根据圣经故事创作,但通常它们不是用于宗教仪式。

最早起源于 17 世纪的意大利。亨德尔的《弥赛亚》(Messiah),几十年间一直是最有名,最受大众喜欢的清唱剧。

亨德尔

乔治·弗里德里克·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1685-1759),意大利歌剧与英语清唱剧大师,出生于德国哈勒。早于 JS.巴赫一个月。亨德尔并非出身于音乐世家;他的父亲曾希望儿子学习法律,但在亨德尔 9 岁时,即已表现出杰出的音乐天赋。

亨德尔 11 岁时,它不仅已经会作曲,而且还会教授管风琴。18 岁进入知名歌剧院,成为管弦乐团的小提琴演奏家和大提琴演奏家 。20 岁那年,他的一部歌剧成功上演。

亨德尔是巴洛克晚期与巴赫齐名的作曲家。 虽然他创作了大量的器乐作品,但仍然以英国清唱剧及意大利歌剧为核心。

亨德尔的清唱剧通常根据《旧约》故事而创作,因而有诸如《以色列人在埃及》、《约书亚》等剧名。但并非是教会音乐,它们是为了公共剧院里付费观众而创作。这些作品大多数有情节和角色(《弥赛亚》例外,它没有剧情)。

《弥赛亚》

持续大约两个半小时的《弥赛亚》的创作仅用了 24 天。

《弥赛亚》分为三个部分

  • 第一个部分以弥赛亚来临的预言开始,接着是来自天国的布告:基督的降生以及人类将由他的出现而得救。
  • 第二个部分基督的牺牲成就了人类的救赎、人类对于上帝的拒绝,以及当人类试图反抗万能之神的力量时遭到彻底的失败。
  • 第三个部分表达了通过救世主基督获得永生的信心。

与亨德尔的大多数清唱剧不同,《弥赛亚》富于沉思而较少戏剧性;它没有剧情、动作以及特定的角色。

第二部分结尾著名的合唱曲《哈利路亚》

亨德尔通过单声部织体、复调织体及主调织体间的突然变化,表现了势如破竹的变化。